2020年11月14日
万丈高楼从地起,随着时代变迁、科技發展,现时的建筑技术已可以将工序转移到厂房生产线,再将组件运送到工地装嵌,未必要将所有施工程序限制在工地内进行。「组装合成」这做法除了省时快捷,在品质监控、工地安全及可持续發展上,亦较传统施工方式优胜。运输及房屋局辖下的多个过渡性房屋及房委会一个位于东涌99区的先导项目,亦引进了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(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, 简称MiC),希望兴建公营房屋及过渡性房屋时更有效率,及更快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适切居所。
从预製组件到组装合成 由平面走向立体
为增加公营房屋供应,房委会一直致力提升规划、设计及建筑方面的效率。由60年代已开始在16层高屋邨採用预製组件,其后一直不断改善技术。自90年代起,房委会公屋项目已经採用预製外牆、预製楼梯和半预製楼板等组件。
房委会的预製技术,之后更由平面走向立体。2002年的葵涌工厂大厦重建项目,引进「新型预製组件组合建筑法」,后来落成的葵涌邨百葵楼及合葵楼,就採用了预製结构牆、立体预製浴室及厨房。房委会的预製组件技术其后更扩展到其他立体预製件,例如露台、垃圾槽,以至预製地面和天台水箱、天台护牆及天台机房外牆等。
房委会使用「预製组件」情况
房委会使用「预製组件」情况
房委会近年在建筑方法上更进一步,尝试引进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,除了预製件外,其他如饰面、装置和配件等,都能在厂房内完成,才送到工地装嵌。这种建筑法有多项优势,包括施工不受天气影响,在进度管理、品质控制及安全施工等方面也比较理想。香港建造业面对人手短缺和工人老化等问题,有关技术亦能有效减低对劳动力的依赖,提升工地生产力。
首个公营房屋组装合成项目
房委会选定了「东涌第99区公营房屋發展项目」(「东涌99」)一幢12层高,包括240个单位的住宅大厦作为先导项目,成为香港首批採用混凝土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的项目。
「东涌99」位于新填海区,土地较为平坦及宽阔,相邻有空地可以提供物流和临时储存地方,能全面评估实施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时的各种事宜,包括大量组件交付、储存、现场安装物流等安排。先导项目预计在2021年展开,2024年完成,房委会之后会进行全面成本效益分析,评估建筑法所带来的额外好处,继续探索提高预製率的机会。
房屋署的同事亦製作了短片,为大家现身说法这个项目及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的特色。(按此观看)
东涌第99区公营房屋發展项目选定的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先导项目选址
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先导项目模拟图
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示意图
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示意图
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示意图
逾万过渡屋单位拟採用组装合成
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灵活便捷,亦适合用于土地使用年期较短的过渡性房屋。政府目标兴建的150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中,除了由现有住宅楼宇改建的项目外,馀下超过一万个单位,都会以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为基础,部分项目会按地盘限制、临时基建的规模等,考虑使用预製组件或现浇混凝土。
以在8月底开始入伙,全港首个组合社会房屋「南昌220」为例,整个项目共有89个单位,採用钢结构组装合成兴建,由开始组装工程,到取得俗称「入伙纸」的佔用许可证,前后只用了约8个月时间。
我们将会持续深入研究及评估,将来在更多适合项目使用「组装合成」建筑法,进一步提升建筑效率,压缩施工时间,亦令工程更环保、安全,质素更有保证,更快增加房屋供应。
完